《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》
张飞能与天下第一的吕布大战百回合不败,赵云却从未有过如此战绩。
按理说,张飞完全有实力击败赵云,甚至斩杀他来证明自己的武勇。可为什么张飞从来没有这样做过?
那个敢与魔神较量的男人虎牢关下,战鼓震天。
十八路诸侯的联军已经被吕布杀得胆寒,河内名将方悦五合被刺死,上党猛将穆顺一个回合就被挑落马下。武安国的手腕被斩断,公孙瓒数合败北。
就在这时,一个黑脸大汉催马而出。
展开剩余90%"三姓家奴!可敢与你张爷爷大战三百回合?"
这就是张飞,一个敢在所有人都害怕的时候,主动挑战吕布的男人。
五十回合过去了,张飞虽然渐落下风,却越战越勇。吕布的方天画戟快如闪电,张飞的丈八蛇矛如铁塔般坚固。关羽看不下去了,拍马而出,刘备也加入战团。
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人人皆知,可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细节:张飞是唯一敢单独面对吕布的人。
那些所谓的诸侯名将呢?袁绍躲在后面观战,曹操站在高台上指手画脚,孙坚早就退到安全距离。只有张飞,真刀真枪和死神过招。
更让人震惊的是第二次。
小沛城外,张飞偷了吕布的赤兔马,这事听起来像小孩子恶作剧,可背后的胆量让人咋舌。偷天下第一猛将的马,这需要多大的勇气?
吕布怒火冲天,单枪匹马来讨要,这一次,张飞大战吕布一百多回合,竟然未见胜负。
一个武将的武艺在短时间内提升如此之快,从五十回合的下风,到一百回合的平手。张飞用实战证明了什么叫"万人敌"。
连关羽都说过:"我弟张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,如探囊取物。"
这话从关羽嘴里说出来,分量有多重?关羽向来自负,连曹操都敬他三分,能让他如此夸赞的人,天下能有几个?
关键在于张飞的战斗风格,他不是技巧型选手,是纯粹的力量型猛将。丈八蛇矛在他手里重逾千钧,每一击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。
吕布后来说过一句话:"环眼贼!你累次渺视我!"
听听这委屈的语气,堂堂天下第一,竟然被张飞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被神话的常胜将军长坂坡的故事传遍天下。
赵云怀抱阿斗,单枪匹马冲入曹军大营,七进七出,斩杀五十多员曹将。这个故事太过传奇,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:赵云杀的都是谁?
翻遍《三国演义》,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。赵云斩杀的大多是二三流武将,高览算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,可高览在河北四庭柱中排名最末。
夏侯恩、钟缙、钟绅这些人,说白了就是高级士兵,能杀他们的武将大把,可为什么偏偏是赵云出了名?
因为场面够壮观。
曹操下令不许放箭,要活捉赵云,这给了赵云极大的生存空间。换成张飞在那个位置,估计早就被乱箭射成刺猬了。
真正的考验来自赵云的"大怒"时刻。
博望坡之战,夏侯惇骂赵云是"黄口孺子"。赵云大怒,却没有立即斩杀夏侯惇,而是佯装败走,引诱曹军深入伏击圈。
这是战术,不是武力不足,可这也说明了问题,赵云缺乏张飞那种纯粹的杀气。
汉水之战,魏将焦炳说蜀兵"已杀尽矣"。赵云大怒,一枪刺死焦炳,随后面对张郃、徐晃的联手围攻,赵云左冲右突,如入无人之境。
注意这个细节:书中写道"张郃、徐晃心惊胆战,不敢迎敌"。
为什么两个一流武将会害怕赵云?答案在于赵云的枪法。"那枪浑身上下,若舞梨花,遍体纷纷,如飘瑞雪。"
这种描述在《三国演义》中极其罕见,罗贯中很少刻意描述武将的武器画面,这一次却给了赵云最高的逼格。
可即便如此,赵云从未有过张飞那样的巅峰对决。
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赵云和文丑的那场战斗,两人大战五六十合,不分胜负。文丑什么水平?被关羽三合就斩了。
这个对比很说明问题。
两个猛将的真实差距要比较张飞和赵云的武力,最好的方法是看他们的共同对手。
张郃就是一个绝佳的参照物。
张飞VS张郃:三五十回合不分胜负,最后张飞用智取,假装酒醉引诱张郃进攻,一举击败对方。
赵云VS张郃:直接压制,让张郃"不敢迎敌"。
这个对比似乎说明赵云更强?
别急,再看另一个例子。
纪灵,袁术手下第一猛将,关羽与纪灵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,张飞却不到十回合就将纪灵刺于马下。
这个战绩让张飞在五虎将中的地位变得微妙起来,连关羽都搞不定的对手,张飞轻松秒杀。
许褚曾经骑无鞍马与张飞大战,张辽、徐晃在旁夹攻。三个一流武将围攻张飞一个,结果如何?张飞全身而退。
许褚什么水平?能与马超大战二百多回合的狠人,张辽、徐晃都是曹魏名将。三个人联手都搞不定张飞,可见其武力之强。
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,吕布见到张飞会紧张,见到赵云却不会。
为什么?
因为张飞身上有一种狂暴的气质,他的怒吼能吓退曹军,他的眼神能让敌将胆寒。这种威慑力,赵云虽然武艺高强,却始终缺乏。
长坂桥上,张飞一声大吼:"身是张益德也,可来共决死!"
曹纯的虎豹骑是什么部队?曹操的精锐中的精锐,可就是这支铁军,听到张飞的吼声后,没人敢上前。
这就是张飞的可怕之处,他不仅仅是武力强,更有一种让敌人心胆俱裂的霸气。
罗贯中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,给了他们不同的定位。张飞是纯粹的武力象征,赵云是智勇双全的完美武将。
可在真正的生死搏斗中,纯粹的武力往往更具优势。
赵云适合打团战,张飞适合单挑,这个区别决定了两人的战斗风格和历史地位。
刀剑留情的真相既然张飞有实力击败赵云,为什么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念头?
答案藏在一个细节里。
当年孙夫人要带阿斗回东吴,是张飞和赵云一起在江边截住了她,两个人配合默契,成功夺回了阿斗。
这个场景很有意思,如果张飞真的看不上赵云,会愿意和他合作吗?
刘备的态度也很说明问题,他让张飞镇守阆中,让赵云保护太子,这种安排绝非偶然。
张飞负责对外威慑,赵云负责内部安全。一个主攻,一个主守,分工明确,互不冲突。
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蜀汉的现实处境。
蜀汉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,人才本就稀缺,每一个猛将都是宝贵资源,张飞再狂傲,也不会愚蠢到消耗自己的战友。
看看张飞的性格特点,他"敬上欺下",对士大夫以上的人极其尊重,对下属却经常鞭打。这说明他有清晰的等级观念。
赵云是什么身份?牙门将军、偏将军、翊军将军,后来还当过征南将军。这些职位都不低,张飞没理由看不起他。
赵云的战略价值远超武力价值,他谏言刘备不要东征,建议专心对付曹魏。他反对分田地给功臣,主张归还百姓以收买民心。
这些政治智慧,是张飞所不具备的。
诸葛亮北伐时,为什么选择赵云而不是张飞作为偏师主将?因为赵云更稳重,更值得信任。
张飞心里清楚这一点。
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战场冲锋,赵云的优势在于统兵作战。两个人各有所长,没必要分出高下。
况且,真正的敌人在外面。曹魏虎视眈眈,东吴虎视眈眈。内耗只会让刘备的霸业更加艰难。
有个细节很说明问题。张飞醉酒后经常鞭打下属,可从来没有为难过赵云,即便是在最暴躁的时候,他也保持着对赵云的基本尊重。
这种尊重来自哪里?来自对彼此实力的认可。
张飞虽然暴躁,却不糊涂,他明白什么时候该发怒,什么时候该忍耐。
对赵云下死手?这种想法连在他脑子里转一圈的机会都没有。
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,真正的英雄,从来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伤害战友。
张飞能与吕布打平,这已经足够证明他的武勇。至于赵云,让他去做更适合的事情就好。
乱世之中,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,内斗只会便宜敌人,明智的选择是把矛盾对准外敌。
这就是张飞的智慧,他看起来粗鲁,实际上比任何人都清楚轻重缓急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指数网,股票配资入门,怎么配资炒股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